【社论】土地承包的“物权保护”定心丸
11月2日,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结暨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定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
我国的改革开放在农村的破冰,始于土地承包,当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家庭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2023年开始,第二轮土地承包开始大批到期,做好第二轮土地延期承包的工作,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生计和未来,和国家的米袋子、农民的钱袋子直接相关,也关系到天量的农村土地的价值走向和合法流转。
党的十九大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其中明确,在土地承包期满之后再延期30年。
过去,农村集体土地的分配、使用(包括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权),与经济组织集体当中的“身份权”高度挂钩,有村集体的“身份”才能享有土地权利,这成为中国土地改革的起点公平,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土地权利和身份高度捆绑,就会带来很多弊端。比如,村民已经取得城市户口的,如何继承宅基地?再比如,农村家庭有嫁娶、添丁、死丧,出现了人口的变化,如果承包权和人口挂钩,那么势必让这样的财产权利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难以充分保障其财产权性质。
所以,《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起到了“稳预期”的功能。其中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应坚持延包原则,不得将承包地打乱重分,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继续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进一步明确的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财产权,进一步弱化其“身份”的意味,充分突显其财产权、物权功能。
土地承包的物权化,除了进一步淡化“身份”的因素,还在进一步丰富其物权的职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不断赋予其更加完善的权能”。这意味着,承包权除了使用的功能之外,还将进一步丰富其经营抵押等功能,提升其市场变现、流转价值,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土地的价值,让土地更值钱,让土地权利更稳定。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上海市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为进一步发扬立法民主,现将草案及相关说明在解放日报、上海法治报、东方网
2020-12-09
2020-12-09
2020年土地政策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完善。那你知道2020年土地承包政策有哪些新的规定?承包土地有补贴吗? 一、2020年土地承包政策有哪些新的规定? 1、对农村
2020-12-07
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立”是很长时间热议的话题,而最近,已将15亿亩承包地确权给2亿农户,并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而且众所周知,经营权还
2020-12-07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
地铁线路: 2号线北京站B(东北)口出,1号线C(西南)口出
公交线路: 1路、52路、142路8站北京站口东站下车;20路北京站东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