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
青岛农村土地征收外嫁女还可以拿征地补偿款吗?
更新时间:6 天前阅读:

在青岛农村土地征收中,外嫁女补偿资格争议频发。青岛市妇联2025年调研报告显示,全市超40%的外嫁女曾遭遇补偿款分配歧视。本文结合最新司法判例与地方性法规,明确外嫁女权益保护的法律边界,提供实务操作指南。

一、补偿资格认定的“三要件”标准

根据《青岛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指导意见》及《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十六条,外嫁女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户籍保留:户口未迁出原集体经济组织,或离婚后户口已迁回。

生产生活依赖:在原籍有承包地且实际耕种,或参与集体经济活动(如分红、选举)。

未双重受益:在新居住地未获得土地承包权或纳入社保体系。

典型案例:

2025年4月,平度市南村镇外嫁女李某诉村委会截留补偿款案中,法院认定:李某虽再婚,但户口未迁出,仍在原籍缴纳新农合,且在新居住地未分配承包地,应享有全额补偿款。

二、补偿款分配的争议焦点与裁判规则

焦点1:户籍与居住地分离如何处理?

胶州市案例:外嫁女户口在娘家但长期在外打工,法院认定其仍具备成员资格,但补偿款可酌情扣减10%-20%作为“未实际居住”的调整。

焦点2:出嫁后离婚能否恢复资格?

城阳区案例:村民王某离婚后户口迁回,法院依据《青岛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备案管理办法》,要求村委会在30日内恢复其补偿资格。

焦点3:补偿款分配方案能否排除外嫁女?

即墨区案例:村委会以“村规民约”为由拒绝分配,法院判决该条款因违反《妇女权益保障法》而无效,村委会需支付补偿款及利息。

三、实务操作中的关键步骤

1、资格自查清单:

保存户口簿、土地承包合同、新农合缴费记录。

收集参与集体经济活动的证据(如选举投票回执、分红领取单)。

2、维权路径选择:

行政救济:向镇政府申请成员资格认定,不服可提起行政复议。

民事诉讼:直接起诉村委会要求分配补偿款,同步申请先予执行。

3、特殊情形处理:

父母去世后的土地补偿:若外嫁女未尽赡养义务,可能丧失补偿权。

跨省婚姻的补偿衔接:需协调两地集体经济组织,避免“两头空”。

四、青岛地方性法规的创新突破

2025年修订的《青岛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首次明确:

外嫁女补偿资格实行“户籍+实际贡献”双认定标准,长期在外打工者可按比例分配。

补偿款分配方案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并报镇政府备案审查。

拒不支付补偿款的村委会主任,可处以行政拘留或纳入失信名单。

结语

青岛外嫁女土地权益保护已进入“精准认定”新阶段。实践中,既要警惕“一刀切”排除资格的做法,也要防止通过虚假诉讼骗取补偿款。建议各级政府建立补偿款分配公开平台,将成员资格、补偿标准、发放记录全程留痕,从源头减少纠纷。外嫁女自身也需提高法律意识,及时固定证据,依法理性维权。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咨询热线
/ support hotline
400-8816-088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

地铁线路: 2号线北京站B(东北)口出,1号线C(西南)口出

公交线路: 1路、52路、142路8站北京站口东站下车;20路北京站东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