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多地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引发烂尾楼潮,购房者陷入“房无着落、债仍需还”的双重困境。浙江杭州的王女士便是典型案例:她2023年购买的期房因开发商破产停工,交房遥遥无期,但每月仍需偿还1.2万元房贷。这种“钱房两空”的困境引发社会关注:购房者能否通过停贷维护权益?法律对此如何界定?
一、停贷行为的法律性质:私自停贷构成违约
根据《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即构成违约,银行有权要求全额偿还贷款并计收罚息。2024年南京中院判决的一起案例中,购房者张某因楼盘烂尾私自停贷,被银行起诉后,法院判决其需偿还剩余贷款本金89万元及利息,同时支付违约金5.3万元。该判决明确:停贷需以合法程序为前提,私自断供将承担法律责任。
二、合法停贷的三大路径
路径1:与银行协商停贷
购房者可依据《民法典》第678条,向银行申请贷款展期或暂停还款。2025年上海浦东新区推行的“烂尾楼纾困计划”中,购房者集体与银行协商后,成功将还款期限延长3年,并免除前6个月利息。但需注意:协商需以书面协议为准,口头承诺无法律效力。
路径2:向政府部门求助
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15条,地方政府对烂尾楼负有监管责任。2025年郑州“问题楼盘攻坚行动”中,购房者通过12345热线投诉后,住建部门协调资金2.3亿元复工项目,同时要求银行暂停收取房贷直至交房。此类案例表明:政府介入是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
路径3:通过诉讼解除合同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若商品房买卖合同被解除,购房者可要求解除贷款合同。2025年广州中院判决的案例中,法院认定开发商逾期交房超180天构成根本违约,判决解除购房合同及贷款合同,剩余贷款由开发商偿还,购房者获退首付款及已还利息。诉讼需满足两个条件:
合同明确约定交房时间及违约责任;
购房者已履行催告义务(通常为3个月)。
三、实务操作指南
证据固定:保存购房合同、付款凭证、开发商停工公告、政府监管文件等;
协商策略:联合业主集体与银行谈判,提出“交房前暂停还本、仅付利息”的过渡方案;
诉讼准备:委托律师调查开发商财产状况,申请诉前财产保全防止资产转移;
风险规避:避免私自停贷导致征信污点,优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2020-10-16
2020-10-16
在商品房交易中,购房者全款支付后遭遇开发商延期交房的情况屡见不鲜。此类纠纷不仅影响购房者的居住计划,还可能引发经济损失。本文结合《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
2025-05-19
2025-07-09
2025年10月,杭州购房者张女士因开发商延期交房一年,将开发商诉至法院,要求支付违约金及赔偿租房损失。这一事件折射出延期交房纠纷的普遍性。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25年前三季
2025-10-31
2025年7月,三亚市某楼盘因延期交房引发集体诉讼,开发商被判向327户业主支付违约金共计2800万元。这一案例暴露出商品房延期交付纠纷中的核心争议——违约金计算标准
2025-09-19
2025年3月,北京梁某花费140万元认购叠拼别墅却陷入退房困境的案例((2025)京03民终2345号),暴露出商品房认购环节的普遍风险。本文结合最新司法判例和《民法典》规定,解析认购书
2025-07-22
2025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某楼盘因资金链断裂延期交房11个月,300余户业主依据合同约定获赔违约金共计2800万元。这起案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延期交房赔付标准的关注:法律如何界定开发
2025-09-11
2025年通州区王女士购买的新盘因资金链断裂停工,经律师发函催告后,开发商仍无法在三个月内复工。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开发商返还购房款180万元并支付利息(按LPR的1.5倍计算)。
2025-07-18
2025年,武汉光谷某楼盘因环保停工延期交房180天,业主陈某要求开发商按日支付违约金(总房款万分之三),但开发商仅同意赔偿3个月物业费。此类纠纷中,购房者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
2025-10-16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
地铁线路: 2号线北京站B(东北)口出,1号线C(西南)口出
公交线路: 1路、52路、142路8站北京站口东站下车;20路北京站东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