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征收拆迁部门要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而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可能产生一定风险的,那么怎样规避签订拆迁协议的风险?
一、如何规避签订拆迁协议的风险
第一,未与任何拆迁主体签订书面协议,或只是签了空白协议。很多被拆迁户来咨询律师时,总是会提出自己没有任何材料。有的被拆迁户甚至领了部分拆迁款,但是没有人跟他们签协议。有的被拆迁户被逼迫签了空白协议,但是具体协议内容一概不清楚。这是在签署拆迁安置协议时,常常会遇到的风险之一,该风险一方面因被拆迁户不懂法而起,另一方面因政府的强势或自身违法而生。因此,不签协议或逼迫被拆迁户签署空白协议,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尤其是对补偿款数额、安置房套数等问题上,都极容易产生纠纷。
第二,虽然签了拆迁安置协议,但是签订协议的双方主体并不适格。在多起非正规房屋征收项目中,诸多房地产开发商作为协议甲方与被拆迁户签署拆迁协议。这直接与拆迁相应法律法规相违背,也与合同相对方主体是否适格存在冲突。除了开发商作为合同甲方外,还有政府设置的临时拆迁指挥部与被拆迁人签署的拆迁协议。目前对于这种情形,法律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障碍,但是一旦涉及诉讼,对于被告主体的选择,同样需要进行明确。当然,现实项目中,合同乙方,即被拆迁户也存在合同签订主体不适格的情形,比如房屋性质是公房,房屋产权人属于父辈,或者有其他权利人等等。因此,当不具备主体资格的一方签署了拆迁补偿协议,同样存在协议效力与协议履行等法律障碍。
第三,拆迁双方签订的拆迁补偿协议中,对于房屋的具体面积、门牌号等在协议中约定不清。造成潜在的协议约定不明,继而造成协议双方,尤其是协议甲方在履行协议时相互扯皮。对于此种情形,《合同法》第六十一条也做了明文规定,即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因此,即便合同约定不明,依据上述法律规定,拆迁协议签订双方完全可以协议补充,无法协议补充时,应当依照合同相应条款或交易习惯进行确定。
第四,被拆迁户签署的拆迁协议系拆迁人提供的格式协议,且格式协议中的部分条款对被拆迁户不利。这种情形是拆迁协议纠纷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因为拆迁协议往往都是拆迁人提前拟定好的书面格式范本,被拆迁人往往没有修改的任何权利和机会。因此,被拆迁人在草草签订协议后,往往会发现一些条款对自己不是很有利。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因此,对于合同条款的理解如果产生争议,应当考虑合同的拟定主体系拆迁人一方制定的客观实际情况。
第五,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署后,拆迁人迟迟不履行协议约定的支付补偿款或及时安置拆迁安置房的义务。此时,律师建议被拆迁户及时启动法律程序,维护权益。以防止出现诉讼时效过期,对方主体变更等维权困难的情形。另外,在对方无法履行协议约定义务时,被拆迁人也要咨询专业人士,分析对方无法履行协议的具体原因,以便找到突破口,将自己的损失降至最低。
二、相关法律规定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五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实践中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避免拆迁风险的情形包括未与任何拆迁主体签订书面协议,或只是签了空白协议;注意拆迁主体是否适格等。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拆迁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未在拆迁期限内完成拆迁,需要延长拆迁期限的,拆迁人应当在拆迁期限届满十五日前,向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给予答复。批准延期拆迁的,延长期限累计不得超过一年
2025-05-12
大同市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作为征收双方权利义务的载体,兼具行政协议与民事合同的双重属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协议属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但补偿条款的协商性又体现民事合同特征
2025-07-03
湛江部分拆迁项目中,拆迁方为加速推进工程,常以“高额奖励”“优先选房”等话术诱导被拆迁人签署空白协议。此类协议因内容缺失,极易引发后续纠纷。2025年湛江某区数据显示,因空白协议引发的诉讼占比达拆迁纠纷的23%
2025-06-17
在杭州农村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补偿协议是拆迁双方权利义务的核心依据。然而,部分拆迁方以“内部审核”“统一保管”为由扣留协议,导致被拆迁人维权困难。
2025-06-20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是拆迁办与被拆迁人之间就补偿方式、金额、支付期限等事项达成的法律约定。若拆迁办在协议签订后扣留补偿款,其行为可能构成违法,需结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
2025-06-04
在济南城市化进程加速背景下,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已成为民生领域核心法律文书。根据济南市住建局2025年第一季度统计,全市涉及拆迁补偿纠纷的行政复议案件中,68%源于协议条款瑕疵。本文结合《济南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2025修订版)及《民法典》合同编最新规定,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协议签订的关键法律节点
2025-06-25
在房屋拆迁中,部分被征收人因信息不对称或压力被迫签订空白协议,导致后续权益受损。例如,2025年白云区某城中村拆迁中,村民张某在征收方“限时签约奖励”诱导下签订空
2025-06-13
面对补偿协议条款模糊,被征收人需建立“预防性审查+进攻性维权”双层防线。签约阶段通过条款设计锁定权利,履约阶段实时监控履行情况,争议阶段综合运用解释、变更、撤销等法律武器。日照市已建立征收补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可提供专业调解服务,权利人应善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在法治框架内实现权益最大化
2025-06-24
在青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拆迁补偿纠纷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青岛市司法局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全市因房屋拆迁引发的行政争议案件同比增长23%,其中超60%涉及补偿协议
2025-06-30
渝中区居民张某与拆迁方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约定补偿款为120万元。然而,拆迁方以“需加盖公章”为由扣留协议,张某多次索要未果。后张某发现拆迁方擅自修改协议中的补偿金额为80万元,遂诉至法院
2025-06-20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
地铁线路: 2号线北京站B(东北)口出,1号线C(西南)口出
公交线路: 1路、52路、142路8站北京站口东站下车;20路北京站东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