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行政赔偿案作出终审判决:某区政府因违法强拆企业厂房,需赔偿450万元。这一案例折射出暴力拆迁中财产损失索赔的法治路径。本文结合最新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当事人如何通过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案例分析:从“强拆”到“天价赔偿”的法治转折
2021年4月,河南开封某公司厂房在未达成补偿协议的情况下遭区政府强制拆除。企业随即委托律师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强拆违法并索赔450万元。一审法院仅支持150万元赔偿,双方上诉后,二审法院调整赔偿金额至450万元。
胜诉关键:
违法性确认:区政府未签订补偿协议即强拆,违反《土地管理法》“先补偿、后拆迁”原则;
证据固定:企业提前委托评估机构出具430万元损失报告,区政府未在指定期限内申请重新评估,需承担举证不利责任;
全面赔偿:法院支持停产停业损失及利息,彰显对市场主体权益的保护。
此案表明,即使面对行政机关,当事人通过及时取证、主张合法权益,仍可获得全额赔偿。
法律依据:赔偿标准与刑事追责
国家赔偿范围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违法强拆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应全额赔偿,包括:
房屋价值:按市场价或评估价计算(河南案例采用评估报告);
停产停业损失:参照企业前三年平均利润(案例中支持20万元);
利息:以赔偿金为本金,按同期LPR计算至实际支付日。
刑事责任衔接
若强拆涉及故意毁坏财物,可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追究刑事责任:
损失超5000元或三次以上毁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超5万元或情节严重的,处3-7年有期徒刑。
例如,密山开发商员工强拆房屋造成16.8万元损失,主犯被判刑6年6个月。
专家建议:三步走维权策略
证据保全:强拆时录像取证,保留房屋权属证明、设备清单及评估报告;
行政救济:60日内向上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确认强拆违法;
赔偿主张:在法院判决强拆违法后,申请国家赔偿,主张房屋价值、停产损失及利息。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一、行政强制执行是什么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特征:1、行政强制
2020-10-16
2025-08-01
2023年,长春市九台区王广发五栋平房被区政府以“危房”名义强制拆除,法院最终认定程序违法并撤销强拆决定。此案暴露村委违法拆迁的典型问题。本文结合长春案例与最
2025-08-01
湛江东海岛朱惠来因拒绝签署中科炼化项目拆迁补偿协议,其两处房屋被强制拆除。朱惠来在反抗过程中致一警察死亡、一官员重伤,最终被三度判处死刑,经律师介入后改判死缓
2025-06-19
2025年6月,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民事主体间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案,原告张鹏与被告四平市幸福之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争议,折射出四平市违法拆迁中补偿问题的
2025-08-01
2025年某街道办在未履行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强制拆除居民房屋,法院最终判决街道办赔偿房屋重置价、屋内物品损失及维权合理支出共计380万元。该案例印证了《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第八项的适用性——违法行政行为造成财产损害的,按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2025-05-30
2025年4月,商丘市睢阳区古宋街道王庄组发生一起违法拆迁事件:在未与被征收人达成补偿协议的情况下,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强制拆除居民房屋。法院最终依据《行政诉讼法》及2025年
2025-07-30
棚户区改造中的强制拆除行为需严格遵循《行政强制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任何未经法定程序的强拆均属违法。合法强拆需满足以下条件,并保障被征收人的补偿权益:一、合法
2025-06-05
2025年司法实践强化对行政强拆的程序审查,镇政府强拆被判违法多因未履行补偿前置、听证告知等义务。被拆迁人应注重保留现场视频、公告照片等证据,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维权。行政机关则需严格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避免程序瑕疵导致败诉
2025-07-10
南京农村拆迁政策以“程序透明、补偿合理、安置保障”为核心,通过法律救济与协商机制维护被拆迁人权益。被拆迁人需主动核查程序合法性,合理行使听证、复议、诉讼权利,同时关注补偿标准动态调整及资金监管落实,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2025-06-06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
地铁线路: 2号线北京站B(东北)口出,1号线C(西南)口出
公交线路: 1路、52路、142路8站北京站口东站下车;20路北京站东站下车